### 月季冬剪的误区与正确修剪指南:让“花中皇后”优雅越冬
许多花友误以为入冬即可挥剪,实则大错特错。月季遵循“春生夏长,秋收冬藏”的规律,若在叶片未落、营养未回流时修剪(如2025年1月前),如同截断它的“粮仓”——枝梢残留的养分尚未输送到根部,不仅削弱抗寒力,还可能引发伤流或盲芽(冻伤的新芽),导致春季开花稀落。
正确时机:待气温稳定低于5℃一周后,2025年最佳修剪窗口为1月20日(大寒)至2月4日(立春),此时月季彻底休眠,芽点饱满如红宝石,蓄势待发。
“重剪派”与“轻剪派”常争论不休,其实月季如人,性格各异。藤本月季若剪成“寸头”,来年花量骤减;微型月季过度修剪则可能元气大伤。更危险的是南方温暖地区(如两广),月季不休眠时重剪,会打破其生长节奏。
科学修剪法(附表格对比):
月季类型 | 修剪高度/方式 | 保留芽点 |
---|---|---|
大花/丰花月季 | 保留15-25cm,外侧饱满芽上方0.5cm斜剪 | 每枝3-5个一级分枝 |
藤本月季(高架) | 仅疏剪细弱枝、交叉枝,保留主蔓 | 不短截,牵引固定 |
树状月季 | 留枝30cm左右,冠幅修剪成伞形 | 二级分枝保留 |
微型月季 | 轻剪1/3高度,中心略高打造“小圆帽”造型 | 多保留一级分枝 |
数据综合自杭州市园文局及园艺师实操建议
剪下的枯枝败叶随意堆放?这是病菌的“温床”!冬季清园如同给月季“体检”——石硫合剂(生石灰+硫磺熬制)是天然的“消毒液”,需在修剪后、萌芽前喷洒三次,连土壤表面也不放过,可一举歼灭红蜘蛛、白粉病等越冬“宿敌”。
控水停肥:修剪前10天减少浇水,休眠期土壤干至80%再浇透,避免根系窒息。
伤口保护:斜剪口滴醋或涂抹愈合剂,防止冻伤腐烂(尤其北方地区)。
换盆契机:盆栽月季可借机修根换土,混入腐熟羊粪如“羽绒被”,既保暖又补营养。
一把剪刀,剪出的是来年满园芳菲,还是萧索枝桠,全在方寸之间。记住:“冬藏不藏枝,春笑花不语”——顺应自然,方能让月季在2026年的春风中,绽放最骄傲的笑靥。
上一篇
下一篇